为什么猫的嘴巴黑?
题主说的“嘴角黑黑的”应该是猫咪胡子或眉毛的位置,很多猫咪其实都有胡须(也有部分猫咪没有)。这些胡须的颜色其实是猫咪体毛的颜色,也就是身上毛发什么颜色,胡须就会什么颜色。比如身披黑白绒毛的暹罗猫,它的胡须也是黑色;而身上有虎斑图案的缅因猫,其胡须也带有深棕色的条纹…… 这根黑色的胡须其实是猫咪的脸部毛发,通常被称为“脸毛”(Fur on the face),在面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——识别和过滤食物。 大部分哺乳动物都长有胡须,主要的作用是感知外部信息(温度、湿度等)、帮助呼吸、分辨气味、探测食物颗粒的大小等等。对于灵长类动物来说,胡须甚至还是判断食物可否入口的关键因素之一。
为了验证胡须对食物摄入的影响,科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:用一根特制的针状探子放入恒河猴的嘴里,然后轻轻推动,让食物通过胡须进入食道,最后抵达胃肠。
结果发现,只有当食物颗粒大小合适且被水湿润时,猴子才会将其吞下;而如果食物太大或者太硬,以及干燥的情况下,即使插进了食管里,猴子也不会将其吞下。 事实上,人类的唾液里有大量淀粉酶,这是一种可以将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的酵素,因此我们常把唾液称作“口水的液体面包”。当唾液分泌后,这些含淀粉酶的液体就铺展在牙齿上面,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,当我们啃食酥脆的食物时,这层保护膜就不会受到损伤。
值得注意的是,并非所有的猫科动物都有像人类一样的舌头。狮子、老虎等大型猫科动物的舌头比人类要短,而且也没有人类特有的倒刺,所以它们不能像人一样舔自己的身体(虽然可以通过口水自清洁、排除体外异物)。这就使得它们的胡须更容易沾上灰尘、沙粒等颗粒物,从而影响嗅觉。
一项关于猫嗅别测试(smell test)的研究显示,与人类的平均味觉评分相比,狗的味觉灵敏度高出20倍,猪的敏锐程度更是达到人类的上百倍。也就是说,在辨别味道这一方面,其他宠物显然更胜一筹。 除了面部毛发有助于嗅觉外,许多猫科动物那尖利的耳朵也是它们捕捉声音的重要器官。